网友评分324人已评分
0.0分
-
吴经理
杨皓宇 饰演
德祥大戏院的经理,精明算计、左右逢源。面对戏班演出的意外和观众退票砸场等情况,他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为了让演出顺利进行,不得不与班主一起哄骗大嗓儿上台,疲于应对各种麻烦。
-
金啸天
尹正 饰演
五庆班的名角儿,本应是《霸王别姬》的主演,却因洪大帅的误认,被大嗓儿抢了风头。其角色带着名角儿的傲气,眼神中尽显自信与高傲,因意外无法正常登台,内心想必充满无奈与不甘。
-
洪大帅
姜武 饰演
刚攻城称王的军阀,霸道且带有草莽气息。他误把大嗓儿当成名角金啸天,点名让其唱开国大戏,其任性的举动引发了戏班的一系列混乱,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
-
大嗓儿
黄渤 饰演
包子铺伙计,同时也是一名票友。因被刚攻城称王的洪大帅误认成名角儿,被迫登台演唱《霸王别姬》,他憨直、懵懂,因这场乌龙被命运推上了舞台中心,演出时洋相百出。
-
侯喜亭
陈佩斯 饰演
五庆班班主,为戏奔波,带着一众名角儿来到德祥大戏院演出,却遭遇各种意外状况,需在各方势力间拼命周旋,努力保住戏班饭碗和招牌。
电影《戏台》于 2025 年 7 月 17 日正式上映,选择在暑期档与观众见面,这个时段观影人群广泛,为影片的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此之前,影片通过举办点映活动,提前收获了不少关注与口碑,让众多翘首以盼的观众得以提前领略这部喜剧电影的独特魅力。
《戏台》改编自同名话剧,该话剧在豆瓣斩获 9.2 的高分,足见其在观众心中的分量。电影版延续了话剧的精彩内核,并借助电影镜头语言进行了更丰富的呈现。故事设定在民国年间,彼时战乱频发,社会动荡不安。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 饰)带着一众名角儿来到德祥大戏院,准备演出经典剧目《霸王别姬》。
然而,意外接踵而至。首演压轴登场的并非众人期待的名角儿金啸天(尹正 饰),而是包子铺的伙计大嗓儿(黄渤 饰)。就在全场观众满心疑惑之时,刚攻城称王的洪大帅(姜武 饰)却执意要求大嗓儿出演这出《霸王别姬》,让整个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前台戏迷因未看到心仪名角儿而纷纷退票砸场,戏院吴经理(杨皓宇 饰)焦头烂额;后台洪大帅持枪闹事,令戏班众人胆战心惊。
与此同时,男旦凤小桐(余少群 饰)、教化处处长徐明礼(陈大愚 饰)、心怀鬼胎的六姨太(徐卓儿 饰)等人也相继被卷入这场混乱闹剧之中。在这混乱的局势下,既要保住戏班的饭碗,又要安抚台下愤怒的观众,大幕拉开之后,这出充满荒诞与无奈的 “戏中戏” 究竟该如何唱下去,成为影片最大的悬念,也让观众在啼笑皆非中感受到民国乱世下戏曲艺人的艰难处境与人性百态。
从整体呈现来看,《戏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影片在场景搭建上极为用心,真实还原了民国时期的戏院风貌,从戏台的雕梁画栋到后台的杂乱忙碌,每一处细节都充满时代质感,让观众仿若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角色塑造更是影片的一大亮点,陈佩斯饰演的班主侯喜亭,将其在强权下的隐忍、世故与对戏曲的坚守演绎得入木三分,面对洪大帅的无理要求,他虽满心愤怒却只能委曲求全,展现出小人物在乱世中的悲哀;黄渤饰演的大嗓儿,爱戏成痴,从最初的冒名顶替到后来真正融入角色,其憨态可掬又执着的形象让人忍俊不禁;尹正饰演的名角儿金啸天,举手投足间尽显名角风范,虽出场不多,但气场十足。
剧情节奏紧凑,充满戏剧性冲突,从戏班演出前的筹备到各种意外状况的爆发,再到众人如何应对危机,情节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观众眼球。影片巧妙地将喜剧元素与悲剧内核相融合,在一系列荒诞情节中,透露出对那个动荡时代的批判以及对戏曲艺术在困境中坚守的敬意。不过,影片也存在一些不足。部分配角的戏份略显仓促,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对于剧情推动的作用有限;同时,影片中一些喜剧桥段略显夸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感。
从专业电影创作视角剖析,《戏台》有着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导演陈佩斯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成功将话剧的舞台张力转化为电影镜头语言下的独特表现力。在镜头运用上,通过特写镜头捕捉角色的细微表情和情绪变化,让观众更能感同身受角色内心的波澜;全景镜头则用于展现戏院内外混乱的大场面,增强了影片的氛围感与冲击力。
叙事结构上,影片采用多线叙事手法,将戏班内部矛盾、与军阀的冲突以及角色间复杂的情感纠葛等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有条不紊地推进剧情发展,使故事层次更加丰富。配乐方面,影片巧妙运用传统戏曲音乐元素,在紧张的剧情中适时响起激昂的锣鼓声,或是在抒情时刻配以悠扬的丝竹之音,既贴合影片主题,又能烘托气氛,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然而,影片在剧情逻辑上存在一些瑕疵,个别情节的转折缺乏足够铺垫,显得有些突兀,影响了故事的连贯性。此外,在对时代背景的深度挖掘上还有提升空间,未能更深入地展现民国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全貌以及戏曲艺术面临的深层次困境。
观众对于《戏台》的反馈呈现出多样化。许多观众被影片中的喜剧情节逗得捧腹大笑,称赞影片是一部能让人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酸甜苦辣的佳作。有观众评价:“看《戏台》的时候,全程笑点不断,黄渤和陈佩斯的对手戏太精彩了,把我肚子都笑疼了,同时又能从他们的表演中看到小人物在乱世的无奈,真的很有感触。” 还有观众表示,影片让自己重新认识了民国时期的戏曲文化,对戏曲艺人坚守艺术的精神肃然起敬:“以前对戏曲了解不多,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他们还能为了艺术坚持,真的很了不起。”
不过,也有部分观众对影片提出了批评。一些年轻观众认为影片中的喜剧元素略显老套,与现代喜剧风格存在差距,难以引起强烈共鸣;还有观众觉得影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不够深刻,流于表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思想深度。总体而言,《戏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民国乱世下戏曲舞台上的独特故事,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它在喜剧表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也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别样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