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分132人已评分
6.1分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13集
- 第14集
- 第15集
- 第16集
- 第17集
- 第18集
- 第19集
- 第20集
- 第21集
- 第22集
- 第23集
- 第24集
- 第25集
- 第26集
- 第27集
- 第28集
- 第29集
- 第30集
- 第31集
- 第32集
- 第33集
- 第34集
- 第35集
- 第36集
- 第37集
- 第38集
- 第39集
- 第40集
- 第41集
- 第42集
- 第43集
- 第44集
- 第45集
- 第46集
- 第47集
- 第48集
- 第49集
- 第50集
- 第51集
- 第52集
- 第53集
- 第54集
- 第55集
- 第56集
- 第57集
- 第58集
- 第59集
- 第60集
- 第61集
- 第62集
- 第63集
- 第64集
- 第65集
- 第66集
- 第67集
- 第68集
- 第69集
- 第70集
- 第71集
- 第72集
- 第73集
- 第74集
- 第75集
- 第76集
- 第77集
- 第78集
- 第79集
- 第80集
- 第81集
-
樊少使
斓曦 饰演
樊国之后,姬姓,公子通之母,前魏后陪嫁之媵。刚出场时自恃怀孕略嚣张,难产之后一直缠绵病床出场较少,后来知道自己难产为魏琰所害,深恨,挑拨魏琰和武王后魏颐的关系,死于季君之乱。
-
玳瑁
李蓓蕾 饰演
玳瑁是楚威后的心腹,为报威后之恩,她不惜千里迢迢陪同芈姝嫁到秦国,处处在芈姝耳畔吹“妃妾迫害论”,为的就是除掉芈月和一切有可能会伤害到芈姝安全及地位的绊脚石,保芈姝在秦国王后的位置上得以平安。
-
田将军
郭昊伦 饰演
暂无简介
-
向氏
孙茜 饰演
向氏是芈月的生母,楚威王宠妃莒姬的滕侍,她被无子的莒姬作为固宠代孕的工具献给楚威王,怀孕时却因为“霸星出世”天象预言,而成为楚威后的眼中钉,在万众瞩目中她生下被预言为“霸星”的孩子,却不料竟是个女儿,令得楚威王大失所望,从此备受冷落,在莒姬的运用上,她再次怀孕,生下儿子芈戎,却又被莒姬抱走收为养子与芈槐争位,更令楚威后生恨。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后宫的争斗中,她一退再退,却往往被命运捉弄。楚威王死后,楚威后借机报复,恶意将她嫁给最底层最残暴的军卒魏甲为妻,她在受虐中生下幼子魏冉。为了女儿和儿子的前程,她被迫服毒自杀而死。她对于芈月来说就是一面失败的镜子,她一生悲惨的命运令得芈月一生警惕,如履薄冰。芈月发誓绝对不让母亲的命运在自己身上重演,从而使得芈月每到绝望时便奋起抗争,直至登上权力的最高峰。
-
莒姬
蒋欣 饰演
芈月的养母,莒国公主,楚威王宠妃。宠惯后宫,却被楚威后算计无子,只得将向氏作为自己生育和固宠的工具。最终为庇护芈月姐弟而自杀身亡。
-
庸芮
巩峥 饰演
庸夫人的弟弟,他是个土生土长的老秦人,出身于典型的秦国老贵族家庭,是秦国的文臣代表。他是芈月入楚见到的第一个秦国士子,并在此后成为芈月心腹,他对芈月一见钟情,一生痴情,然而身为臣子,却只能将这份对于秦王妃嫔的感情深埋在心底,默默看着她,帮助她。他是唯一相伴芈月到死的人,却牢牢地把两人的关系维持在君臣的定位上。他是秦国的中间平衡力量,在芈月和秦国老贵族势力之间作了调和剂和柔化剂。他对芈月忠心耿耿,同时对秦国也有着深厚感情,有时候会在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为芈月做好居中调和,或用两人特有默契和情感去说服她,化除矛盾排除隐患。在函谷关与芈月第一次见面,这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帮助她解决了入秦以来遇上的文字和货币转换问题。后来他成为郡丞,又在和氏璧阴谋事件中果断行动抓获奸细,入调中央任郎官直到官至上大夫。他在芈月生下义渠王之子时,用齐国田成子的例子说服群臣接受,又在芈月临死前欲让魏丑夫下葬时说服芈月打消念头。在芈月势强时为嬴稷说话,又在嬴稷夺权以后维护芈月一派。
-
樗里疾
宋佳伦 饰演
樗里疾,嬴驷之弟,是先秦时期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在芈月蜕变掌权的人生历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沉稳谨慎、足智多谋,作为君王之弟,机敏善算又不失臣下本分,是秦王嬴驷不可多得的左膀右臂。
-
芈茵
徐梵溪 饰演
芈茵是芈月和芈姝的异母姐姐,楚国的庶出公主。她在楚威后淫威下长大充满了长大的她自卑而善妒,她几乎疯狂地想占有所有她得不到东西,她会讨好需要的人,工于心计,善于讨好又工于心计。她从小就明白自己的身份和将要面对的命运,却心有不甘,用尽各种手段想要爬得更高。从小要看芈姝的脸色,她不得不回避芈姝的艳色,但在她能够得到的机会里她反而疯狂地喜欢艳色。为了能够得到堂堂正正出嫁为正室而不是作为芈姝的陪嫁之媵,她也曾经有过梦想,曾为黄歇心动,她用尽办法,但求而不得反而令她更加扭曲。也更抵不上她想成为秦国王后的决心。在一切的算计和阴谋都破产以后,她又为了政治的投机远嫁燕国,欲成为燕国伪王的王后,最终在乱军中为了活命嫁给年迈的郭隗为妾。她畏惧于强者,把自己的命运多噩迁怒于她能够报复的弱者。接受芈姝的指令,对芈月在燕国多次进行迫害,最终被郭隗所杀。她的一生可怜而疯狂。
-
魏琰
马苏 饰演
魏国公主,姬姓,外表常带微笑,端庄恍雅,越是温柔而内心越是诡计多端,喜欢调香,喜欢穿艳丽衣服。善于发现人心的一点点阴影而将它扩大化,关键时刻能狠心也能舍弃。她本是秦惠文王原配王后的妹妹,被封为仅次于王后的夫人之位,生下公子嬴华,本以为王后死后她可以继位为王后,不料嬴驷却因为权衡而将芈妹立为王后。不甘心的魏琰在芈姝出嫁的路上接二连三地设下杀招,在芈姝入宫以后又处处设套下伏,挑拨芈月和芈姝的关系直至姐妹反目成仇。她为了儿子嬴华争取王位而不择手段,在失败以后又能够及时转移方向,将自己的侄女魏颐变成嬴荡的太子妃,再度展开新的棋局。然而她亦是乱世中的可怜女子,在战国这样的大争之世,她身负魏国的使命,她和芈姝之争与其说是后宫争宠,更不如说是楚国和魏国在争夺秦国下一任国君的控制权。她一生为魏国而斗,最终却被魏国抛弃,绝望自杀。
-
嬴稷
朱一龙 饰演
秦惠文王与芈月之子,不论是在步步杀机的秦宫,还是在风霜雪雨的逃亡之途,或者是在燕国的患难与共,还是秦国的母后摄政,他是占据芈月生命最长久的人,这些经历让他和母亲结为一种极为亲密的感情,让他对母亲爱幕敬仰服从之外,又有一种奇特独占欲。所以对后来母亲嫁与义渠王,有着极度排斥的心理,演变成他和义渠王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以致于芈月只能够在他与义渠王之间选择其一。本以为义渠王死后,他可以拥有母亲全都的爱,但却没有想到芈月把失去义渠王的愧疚倾注于她与义渠王的两个儿子嬴芾和嬴悝身上,甚至因此不立太子安国君,甚至要传位于嬴芾。令得嬴稷终于在做了五十多年的孝顺儿子以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反抗了母亲的安排,他发动政变夺权,只为让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为的是不让嬴氏血脉终结,但同时又对母亲心怀愧疚,向母亲献上九鼎,为了母亲起陵寝,打造兵马俑以入葬。
-
公孙衍
曹卫宇 饰演
公孙衍与张仪同期于秦国为官,两人一个主张合纵策略,一个主张连横策略,是政治立场上的主要对手。有人说公孙衍和张仪“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可见两人的声势都足以倾动天下。
-
楚威后
姜宏波 饰演
楚威王的王后,楚怀王的母亲。为人骄横又狠毒,她对宠妃庶子们残酷打压,使她跟楚威王的夫妻关系陷于冰点,她是宫斗的高手和最终胜利者,但是她眼中的世界却只限于宫墙之内,而无法看到宫墙之外。
-
张仪
赵立新 饰演
秦国相国
-
魏冉
张钧涵 饰演
芈月的生母向氏改嫁小卒魏甲后生的儿子,从小出生在市井,目睹生母的受虐和生父的残暴,因为楚怀王的荒淫,生母自杀生父被当成替罪羊,而他也被同母异父的姐姐芈月收养入宫,又跟着她一直到了秦国。芈月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亲人和保护者,他从小立誓要长大保护姐姐,为此他苦练兵法,浴血奋战,终于在秦国拥有了不可忽视的军方力量,扶持着芈月登上太后的宝座。他也是为芈月征伐天下的得力干将,后封穣候。
-
白起
曾虹畅 饰演
白起,天生的军事家,对战争有着野性的直觉,他是把绝世好刀,但却不是普通人可以掌握的。他从小流浪养成野性中足,甚至与狼群同行,芈月在义渠王的手中救下了这匹草原上的孤狼,把他交给魏冉在军中培养,并将他托名芈氏族人白公胜的子孙,起名白起。白起迅速成长为军事的天才,为秦国霸业创下不世之功。芈月对白起有救命之恩,发现了白起的才华,白起对芈月忠诚而依恋,然而白起的桀骜不驯和嗜血好杀,却也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患,令得芈月弃之不舍,用之难掌。然而一个天才的政治家能够掌握各种不同的人才,她能有效地控制住白起为已效命,但她死后,她的儿子嬴稷无法能够掌握白起这把绝世之刀,失控的白起制造了长平之战的血案,也折落了自己。
-
楚怀王
曹征 饰演
芈槐,楚威王和楚威后的嫡子,芈月同父异母的哥哥。因为母亲的纵容,养成他昏庸好色的性格,以致于楚威王为后继无人而担忧,曾想改立太子却被楚威后阻拦。早期被楚威后操纵,为王以后又被郑袖操纵。他在国事上极度无能,贪图张仪的许诺,轻率在四周树敌,最终当秦国逼迫时失去了所有的盟友,只能一步步割地赔款,将楚威王征战的江山一步步丢掉。他的轻信使得他一再上当,最后被芈月骗到秦国囚禁,以致于秦兵入境攻城掠地,国都被占,堂堂大楚,险些就灭亡在他的手中,然而他在最后一刻终于爆发了君王的自尊,拒绝臣服跳下高台自杀。
-
魏颐
马思纯 饰演
魏国公主,魏琰的侄女,活泼热烈高傲倔强,却被姑母操纵成为赢荡的太子妃乃至成为王后,与芈姝处处作对。她以为魏琰是真心要帮的她的儿子登上王位,却不知道魏琰只是利用她让自己人的儿子嬴华登上王位。最后芈月执政,她被信陵君带回魏国。她在后宫涉入不深,虽然失去了儿子,但还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
楚威王
赵文瑄 饰演
芈月的父亲,也是楚国最强大的君王之一。性格直接,有军人气质。他为楚国开疆拓土,但却因为一心向外征战,而忽视后宫的潜潮暗涌,看不到王后的阴狠算计甚至太子的无能,甚至于对于儿女们的存在也没有注意。他在位时灭越国败齐国侵吞巴蜀,使得楚国扩张牍图为有史以来最大。他是芈月生命中第一个英雄,只可惜在他死后,楚怀王无能,令得楚国迅速衰败。
-
孟嬴
毛俊杰 饰演
燕昭王的母亲,她在史书上被称为“燕易后”,在她没成为太后之前,对她的称呼按春秋战国的惯例应称为孟嬴,即嬴氏长女的意思。孟嬴是芈月的又一面镜子,她同样也是远嫁他国,也同样在丈夫死后受到打击被流放,同样扶持儿子登位,为儿子的江山呕心沥血。但孟嬴和芈月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孟嬴一生更愿意成为男人背后的影子,而芈月却更愿意站到前台和世界搏杀。作为秦惠文王嬴驷的长女,她早熟懂事,聪明干练,为了家国可以远嫁外邦,重情隐忍并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孟嬴用隐忍和牺牲成就了父亲和儿子,但最终也因为她和苏秦的被江山社稷牺牲掉的爱情,使得她郁郁早亡。
-
芈月
孙俪 饰演
原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后生活一落千丈,母亲向氏被楚威后逐出宫,芈月和弟弟芈戎在宫中躲过了一次次灾难和危机。芈月与楚国公子黄歇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最后还是作为嫡公主芈姝的媵侍远嫁秦国。芈姝当上了秦国的王后,芈月成为宠妃。原本的姐妹之情在芈月生下儿子嬴稷以后与姐姐渐渐分裂,芈姝处处防范打压芈月,而芈月因其对政治的敏感和天份得到嬴驷的欣赏。诸子争位,嬴驷抱憾而亡。芈月和儿子被发配到遥远的燕国。不料芈姝之子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秦国陷入内乱。芈月毅然下嫁义渠王,借义渠王之力回到秦国,平定了秦国内乱。儿子嬴稷登基为王,史称秦昭襄王。芈月当上了史上第一个太后,史称宣太后。
《芈月传》是一部古装电视剧,剧情发生在兵荒马乱的战国时代。故事讲述了一个被命运安排成为霸主的小女孩芈月,在楚威王的宫殿中被发现身世的经历。
楚威王是一位渴望统一天下的君主,对这个可爱的女儿芈月充满了爱。然而,宫廷斗争的阴谋重重,当楚威王去世后,芈月的生活也进入了危险的境地。
在逃过死亡威胁后,芈月以媵人的身份陪伴芈姝嫁给秦王赢驷。在这个过程中,屈原、黄歇、张仪、苏秦、白起、商鞅、公孙衍、司马错等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相继登场,他们的才学和武功左右着战国时代的格局。
而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中,身处后宫纷争的芈月将以她柔弱女子的力量,书写着一代女后的千古传奇。
这篇文章在之前处于无法查看的状态,我个人对此没有进行任何操作,我是查看app上网友的留言才知道我的文章内容消失了,刚才豆瓣从北京给我打电话来解释说,是他们出发了一个bug导致的,并不是被黑客攻击,且并且提出可以恢复原文。这里感谢豆瓣在北京时间半夜给我打电话解释并真诚道歉,这种对待用户这样负责的态度已经很少见了。这里对豆瓣的诚意表示感谢,也希望以后类似的误会不要再发生。同时,真的很感谢在长评消失期间留言和为我担心的网友,你们的留言都看到了,衷心的谢谢你们!这份长评是我们坚持自我审美的豆瓣网友所有人的努力结果!
正文开始:
看了前四集,随便写写,就是随想(原来打三星,服饰实在炸裂了,给两星,明显的水军刷分,给一星,关于水军如何刷分请看这两个帖子,证据比较明显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1766654/discussion/612878849/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1766654/discussion/612876869/
不仅仅是豆瓣,还有,挤兑侵占原作者智力资产,贴吧换吧主一言堂,微博删微博禁言上水军,豆瓣刷分改分数,天涯删掉原著与电视剧对比,传统媒体和门户媒体噤若寒蝉没有差评,
剧组节操全方位立体性low化,)在后面补充下大秦帝国之纵横与芈月传人物形象对比图。
首先,剧情逻辑有问题并且很俗套。比如芈月传商鞅这段处理就没有逻辑。商鞅当时被人追捕,类似通缉犯,去旅店投宿因为没有“身份证”不让住,之后主动告诉店家“我不怨恨你,也不与怨恨商君,因为我就是商君”,哪见过一个逃跑通缉犯主动告诉群众说,我就是通缉犯的?这根本不合理,逻辑有问题。本来以为也许商鞅自白身份是要英勇就义,可没想到,下一个就是商鞅和仆人在追兵下仓皇逃跑的镜头。就这智商,真的是千古变革的那个商鞅?在正史中记载,商鞅是被店家告发,而不是自己蠢到爆自爆身份。再比如王后给向氏下药者,直接下药这种行为,就算打了药碗但是药渣还在,只要蒋欣拿着下毒的证据给楚王看,医女一把王后供出来,王后分分钟要倒霉,王后不可能不迭代到这点,即使王后手里有医女儿子作为风控手段,但这么干还是太有风险,这个剧情编的把人物智商编没了。
图片51
更有甚者是向氏出宫的处理问题。王后趁着楚王出征期间把向氏弄出宫外然后还被强奸,其实直接想办法弄死不就行了,干嘛给自己留风险留活口?即使历史上威后确实把向氏下嫁给贱卒,但那是王死之后事情,在王死之前就把宠妃下嫁给贱卒,即使在不讲究纲常的战国,这也是一件自己给自己挖坑的事,还不如暗中毒死算了。
另外很多剧情设计的没有必要,对推动主线和表现人物形象没有什么帮助,完全可以减掉。比如向氏被强奸然后回到宫中想要扳倒王后结果没成功,结果就是拖沓剧情。另外很多剧情非常俗套且对刻画人物形象毫无助益,为了煽情而煽情,比如把女婴扔河里漂这个剧情实在太俗套,这段同时也太拖沓了。 再比如看到第三集向氏之死,我只想问一句“何必”?只有自己死这种方式才能扳倒王后?为了体现向氏智商已经是现象级的蠢?还能给观众留点智商吗?搞得看剧的时候,发弹幕的许多观众都在吐槽,“为什么要死”?到了第四集,蒋欣为保全芈月和他弟弟也死了,还是一样的问题,“为什么必须死”?角色智商低到只能用死才能做点儿什么?
看到第四集也是跪了...为什么女主来大姨妈也要演?导演你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表达女主从小有男儿志向不想拘谨于女人,能用点更加高级有格调的表达方式吗?在电视剧上看到来大姨妈这种事,真的非要表现不可吗?
其次,人物形象刻画手法有问题。芈月传看到现在并没有什么张力,刻画与交代人物形象和关系的方式很单薄、低效拖沓和单一。比如群戏很少经常是两个人对话就几分钟,不能高效的传达人物形象,是剧本改编问题。而甄嬛传则表现的很好,开头皇后妃子们开会,几分钟内群戏内容含量超大,很短时间就就把各人物形象和关系表达的很清晰。
再比如,小芈月各种偷东西拿鞭子打人,虽说要表现小芈月在没有母亲管束下性格不墨守陈规,但这么表达太过火候,反而让人讨厌。因为这种表达不是聪慧的不墨守成规,而是蛮横的为了不守陈规而不守陈规,太刻意而失之自然而粗糙和矛盾-----芈月虽然可能天性顽皮,但至少还是公主是屈原的学生,不可能如此不知礼教。人物并没有甄嬛传刻画的那么丰满而是很扁平,就比蒋欣这个角色,太平淡如水了,而且两集就要挂了。
但是,之后听看过原著的朋友说,蒋欣这个角色其实很有政治智慧,芈月正是在她的言传身受下才会为之后打下根基,但我只能说,电视剧里这个角色塑造的失败,因为绝大多数观众完全没有看出原著小说中蒋欣该有的作用。究其缘由,导演可能是想尽力压缩芈月年幼时期,把时间更多给成人,可是因为没有处理妥当,反而使得观众根本没看出来年幼时候的铺垫是干嘛用的。比如,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的我们,能看出来写屈原写楚王,是因为要说明芈月从小被培养的政治智慧?能看出来芈月从蒋欣身上学到了生存法则?我认为绝大多数观众并没有发现,我也没有。
所以,在很多观众看来,前两集很拖沓,是因为不知道讲的这些有什么用。但问题是,这并不是没用,而是导演没有讲好,因此观众并没有理解到,而相反对于看过原著的人来说,前两集反而太急促了。这不是观众理解能力的问题,这既是编剧的问题,也是导演的问题。
因此,有个朋友开玩笑说,芈月传剧情这改编水准,蒋胜男要跟王小平打架也正常,既然王小平愿意自己揽着总编剧,这编剧质量的锅,正好自己背了吧。
另外关于人物刻画,出现基调问题,尤其是主角芈月。本剧写的不是政治家芈月,而是苦情大戏女主之”白莲颂---我什么都不要,但全是你逼我“ ,如此基调,怎可能有磅礴格局?这不是我们观众硬说的,而是王小平,也就是该剧的总编剧自己说的, “芈月却是我笔下曾写过的女人当中灵魂最干净的一个。她有大智慧,但没有大野心。她忠诚爱情,决不用性做交换。她对权力漠然,但权力却选择了她。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芈月成为了太后,她的心是天下女人最苦的。”
图片52
哦,原来芈月是苦情大戏里面的女主啊,一个政治家没有权力欲望没有野心,我不要权力、我不要江山、我什么都不要、我也没有野心,我仿佛那在微风中娇羞摇曳的白莲,仰望着天空吟诵着沙扬娜拉,而那些淫荡的现实全是你们硬塞给我的,全是你们爱我的,我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女孩。芈月是世界上最善良纯真的女孩。
让我们用徐志摩先生的《沙扬娜拉》吟诵一下这样纯洁美好 虽冰雪聪明,却从不害人的 芈月
《白莲颂》
作者:芈月
啊, 芈月!就是我!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盛开在血腥的忧愁,
盛开在战国的鼓楼
啊,黄歇、秦王和义渠
为什么他们都爱我?
啊, 芈月!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啊, 芈月!沙扬娜拉!
图片53
那么,此基调下,人物形象塑造失败与和历史的浓浓违和感就不足为怪了。
比如和义渠王之间感情戏描写,如果是承担国家重责的政治家芈八子,那么要写芈八子对义渠王感情,应该是一种在当时复杂时事下,充满权力利用与自我挣扎的矛盾,既毒辣又坚韧,虽热烈却隐忍,是一个立体而矛盾的人物,而如今把芈八子和义渠王看片花刻画的跟合家欢一样,这是不对的。而且后期用力过猛了,感情把握是有问题的,只能说,编剧格调和对于情境的脱离,编剧塑造的”芈月是白莲花“这一基调,就决定了对人物内心揣摩的失败,这不是甄嬛传,这是大争之世的战国,这不是小儿女情怀的甄嬛,这是女政治家芈八子。
那么政治家芈八子应该是如何塑造的更加立体和丰满?对女政治家的描述,可以有爱情元素,但真不想什么东西都写成爱情,这是侮辱芈八子这种女政治家。当年芈八子和义渠君关系很大程度是为稳定秦国西北边境游牧民族,后来时移势易,芈八子自然不仅亲自诱义渠王,当机立断杀了义渠,而且冷酷的杀掉了她和义渠两个儿子。这种人和武则天很像,只是现在再也拍不出94版武则天无关爱情却尊重历史的剧了。即使确实有爱情的戏份,也不代表就要牺牲掉人物政治家一面,人物可以是立体和复杂,就比如孝庄秘史,这种矛盾中的平衡是编剧的功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让我们来看看孝庄秘史是如何刻画一个既有爱情又有政治家头脑的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虽然作为大玉儿和多尔衮有着至死不渝的爱情,但作为孝庄太后,她更是个政治家而不是情痴,更不是个玛丽苏百莲花。比如,她可以明知道多尔衮身边侍女想要害了多尔衮,却并不表露声色,因为当时多尔衮挡了她儿子顺治的道。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政治家,她真的想要除掉多尔衮,那份狠辣、隐忍和情感矛盾表现的特别的好。但这并不代表她没有爱情,作为大玉儿,她在多尔衮死后为他的情郎忘却所以的哭泣,但只是一个人在卧室默默垂泪。而在前朝,她不是大玉儿,她是政治家孝庄,她可以面无表情冷漠异常的放顺治去挖多尔衮坟墓。这种撕心裂肺的强烈对比,才正让观众产生难以忘怀的情感。那么,为什么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孝庄不可以当朝堂面嗷叫?大家猜猜为什么?这就和当时政斗环境有关,孝庄秘史很好做好到了人物决策符合当时情境,很好做好了人境交融。
宁静当时不能当朝嗷叫,因为这会让与多尔衮对立的顺治特别难堪和难做,没有哪个儿子愿意看到自己的母亲和别的男人偷情的同时,还让这个男人凌驾于自己来压迫自己的王权,如此这样会让自己的儿子没有王权的威严而不方便清除多尔衮势力,更有甚者会让大清内部两派势力更加分裂,成为多尔衮残留势力分裂大清的利用工具。所以,她不能站在和他儿子对立面上,她要给她儿子立威,这是她作为一个政治家充满智慧与痛苦的考量。
那么芈八子是否应该当朝堂嗷叫?情境又是什么?
在战略格局上看,当时正是秦国外围环境压力已经有所改善,稳定后方的义渠再无利用价值,因此是秦国力求清除边陲最大隐患--义渠势力的时候。当时义渠势力也和秦朝已然对立,并且义渠王也越来越恣意狂妄地威胁和挑衅到芈月的儿子---当时已成为嬴稷的王权。因此,作为一个统御秦国的实际掌权者,身为宣太后的芈月为稳住朝内威望,保住大秦边陲稳定,即使是看到她心爱的义渠王被收拾,也是不能表露出她为义渠王痛心疾首。因为,对于一个权掌秦国上上下下几万条性命的领袖,哭泣嗷叫是一种对敌人的软弱与屈服,在当时秦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气氛中怎么可能人心向服?倘若哭泣,她又把她作为王的儿子的王权尊严放在那里?芈月又拿什么去捍卫自己的威望?不得不说,相似的桥段,孝庄秘史处理的要更好,而芈月传似乎已经忘掉了当时的战略格局,忘记了芈月除了爱情,还是一个政治家和母亲。即使她有多爱义渠,作为一个母亲,为了保护她自己的儿子,她也必须狠心。
当她是芈月,她可以为爱崩溃,但当她站在庄严地朝堂,她就是秦宣太后,她不能对这个国家的敌人哭泣。向敌人哭泣,这不是沉的住、稳得住统御秦国志在统一的政治家会做的。当全朝堂仇恨义渠渴望统一六国的人都在看着你,当全秦国的身家性命系于你,当你的那作为王的儿子肃穆而疑虑的看着你,要服众的你、承载全国人性命的你、深深爱着你儿子的你,还会当朝为敌人而嗷叫和哭泣吗?你不再是小儿女芈月,你是秦昭襄王王嬴稷的母亲,你是久经锤炼的大秦帝国的宣太后。
真的只能说,编剧的格局太小了,以至于揣摩不出来那种政治家的心态,又或者说,迎合的是很多大众的审美,就喜欢看激烈对垒喜欢看嗷嗷叫,只有嗷嗷叫才叫有演技。殊不知,这是人物形象与情境的脱离。这里并无对孙俪的任何不敬,孙俪是个有颜有演技的的好演员,请粉丝不要迁怒于我谢谢,锅都是编剧的, 因为不仅仅是芈月这个角色,芈姝这个角色也存在用力过猛,正是编剧糟蹋了演员才更加惋惜。导演,其实并不是每个观众都喜欢看这种极其外露的狗血表现,你这是糟蹋了演员。
图片54
图片55
图片56
在谈到服饰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导演郑晓龙在开播之前所说的话。(图待补)
好了,那么郑晓龙导演是如何诠释“严谨精致”的呢?非常遗憾的说,非常粗糙。尊重史实这种东西不要求绝对,但是起码有个度,芈月传定妆照上的头饰及服装因为色彩太过艳丽、装饰过于繁重而导致效果特别浮夸,虽然到了电视剧经过调色后违和感不是很严重,但高清近景的时候,蒋欣这个头上的头饰塑料之感都快溢出屏幕,导致春秋战国古朴的风韵丢失了很多。
关于服饰问题补充一下,导演郑晓龙说,出土的兵马俑复原之后身上的衣料色彩鲜艳,因此它的作品色彩鲜艳也不是问题,还说楚人尚红,这里说明下,色彩可以鲜艳,但不等于要俗艳。春秋战国时期的染色技术还是比较基础和原始,即使鲜艳,也不会是这个色调的鲜艳,并且衣料的品质和光泽也不会像这部剧一样。至于谈到这部电视剧的服饰是否符合那个年代的制式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不需要和古代制式绝对相似,但至少神韵上又要,基调上要有,但是这里,并不是。
比如,蒋欣这张图片,人确实美,怎奈首饰走的是义乌风
图片57
导演,你这的觉得刘涛这脑袋上贴个幺蛾子的造型很美吗?
图片59
芈茵这种毫无美感堆砌廉价垃圾首饰的的造型,让我想起了中国古装造型的巅峰之作----新版红楼梦,不知道还有没有朋友记得这部神剧?没错!!!芈月传的美术设计陈浩中正是当年负责《新红楼梦》的人!!真是奇迹般的巧合!
图片58
图片60
如果是蒋欣和刘涛还能忍,看到这张...已经炸裂了.....郑晓龙你就说吧?多少钱从义乌小商品市场买的?这塑料、这绒毛、这唇色和这衣服的料子,这剧真的不是为了洗钱?
图片61
当我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知道导演一视同仁,在所有女演员的头上都...堆了...大便一样的头饰

传说中的欢天喜地七仙女造型

在微博上看到了影评人李星文透露出的后面20集的剧照,这配色饱和度对比度,这恶俗程度...于妈也要甘拜下风了
图片64

那么,再让我们回顾下郑晓龙导演在开播之前所说的话,导演,这就是你眼里的“严谨精致”?(待补图)
那么这部剧的服饰水准在古装电视剧中究竟如何?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让我们回顾一下《大秦帝国》里宁静饰演的芈八子。虽然也称不上完美,也并不是完全符合历史的服饰制式,但是起码并不恶俗。(此处刷图,请勿介意)
图片66



各位感觉对比如何?
附带一下《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秦宣后片花,也就是芈八子当太后之后的事情了(待补链接)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历史?郑晓龙导演还谈到“为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那么下面说一些看到第四集左右截止的明显史料错误,首先,大楚太子披头散发,长相活脱的郭冬临(披头散发是非常不符合制式的)

其次,自古的史料,注入资治通鉴等都称楚威王为熊商,而不是芈商,因为先秦之前一直是女为姓男为氏,这个错误真的是查查百度和维基就能发现的,但是导演很显然并没有用心。

导演,这东西真的是和氏璧而不是大号双面胶和厕纸?你不要骗我,从地质环境上看,《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楚国那个地质条件根本不可能出产白色的玉。从厚度上看,侍女单臂轻松抬起也根本不可能,根据微博上“文物医院”博主的分析,“假设玉璧直径为30cm,厚6cm,一般白玉的密度在2.90~3.10g/cm³之间,如此推算这块“和氏璧”足有10余公斤”,侍女是如何这么轻松单臂抬起的?从审美上看,假货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这犹如厕纸的审美水平突破天际了吧?
图片89
再次,为什么出现了纸?这是个严重的历实错误,虽说蔡伦是改造造纸术,纸确实在东汉之前就存在,但有证据证明的纸的出现最早也是在公元前一年到两年,远远不是电视剧要表达的大约公元前330年。1934年在新疆罗布淖尔烽燧台废墟发现古麻纸,约长10公分,宽4公分,年代为公元前1世纪。1957年在西安东郊汉墓出土的“灞桥纸”,约10公分见方,年代为公元前二世纪。很多人说剧组解释这是帛书,其实也不是,因为我看了那集,首先有一个镜头是这个“帛”被折叠起来,能看出他是非常薄的片状且有些半透明的物体,然后打开还有纸一般嚓嚓的声音,那根本不是帛书能达到的效果。
图片73
综上所述,虽然在开播前非常期待,但是,不得不非常遗憾和痛心的承认,这是一部剧情逻辑混乱且俗套、情节安排拖沓且不合理,人物角色刻画手段单薄、基调狭隘、人境分离且价值观平庸,服饰俗烂廉价,并在细节之处不尊重历史的一部作品。而这,就是郑晓龙导演在宣传时候所说的,“力求每一帧每个细节都能够确保严谨精致”的芈月传。
那么,再让我们回顾一下导演在开播之前所说的话(待补图)
你可以瞒得住所有的人一时,甚至可能骗得了少数人一世,但你不可能永远欺瞒所有的人。有人说电视剧就是个消遣,你何必这样认真,我想说,电视剧拍的烂你不去指责导演和制片方,反而指着观众挑出问题,就好比杀人犯杀了人,不去指责暴徒的穷凶极恶,反而来说,警察你干嘛抓犯人一样,有这样的逻辑吗?即使是对消遣,也应该是尊重观众的消遣消费品,而不是恶心观众,那就不叫消遣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审美和品位,我们观众不是你随便拿什么劣质品都能消遣的下去的。
另外,我发现我半年前在豆瓣写的极其冷门的一本书的书评--the lessons of history在写完这部影评之后被踩了13个没用
截止到2015年12月11日,我的这篇书评因为被恶意踩了19个没用被豆瓣剔除出the lessons of history 评论区,只要触犯到剧组的利益,我只是说了实话而已,他们就用下作龌龊的手段想要搞烂你,恶心你,这种极其下作的手段和各种言论封杀以及盗号行径格调何其相似??是十分令人齿寒!好书何辜!这是我的书评原址,现在已经被踢出区http://book.douban.com/review/7329091/,相信我的其他影评书评也都被恶意踩踏而被踢出区,哪里想到这就是我说真话写这篇影评的代价!
但是我想说,我之前写那些书评影评只因为我想写,是为了记录我的想法,是我以我笔写我心吐卧槽,所以,我想说,你们龌龊的手段是无法实质的伤害我!
不仅是这本书,其他的影评几乎一天之内增加了13-15被踩,难道专门有粉丝或者水军组团来故意恶心我?虽然这种行为异常的下作,但我更惋惜的是,这些只顾着踩我毫无相关书评的人,却错过了这是一本多么伟大的书,请问,你们有几个人看了the lessons of history就踩这个书评?我真是替the lessons of history 非常惋惜,这里强力推荐阅读威尔•杜兰特英文原版的历史的教训--the lessons of history,非常卓越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威尔•杜兰特。我还是那句话,无论你们组团多少水军来踩我的书评,我并不喜欢这种小孩子家家斗气的游戏,多踩我一个没用我不在意,因为我又不损失一毛钱.只是,我只为你们侮辱好的作品而惋惜。
这里就推荐一下这本《历史的教训 the lessons of history》,英文食用更加,文笔卓越。中文版豆瓣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79878/ 英文版豆瓣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728901/ 最后劝有些水军不要给这本书刷1个星,这和你看不看得惯我无关,因为对这本书打一颗星,这是对你自己人格与智商的侮辱。
ps:另外片头曲真的难听,中气不足,跟没气儿一样顶着,差姚贝娜远远的,后来我才发现这不就是村儿东头社会主义主旋律晚会的唱法吗?我的一个学声乐的朋友跟我吐槽说,这种唱法已经十分的过时了。
pps:另外,显然看反馈,很多观众对于白莲花然后黑化逆袭的桥段已经审美疲劳,口味发生很大改变。虽然看过小说原著的朋友跟我讲其实小说原著中女主的格局是很大,并不能简单贴上白莲花黑化标签,但估计拍出来还是这种调调,比如什么“芈月冰雪聪明,却从不害人”,又要青梅竹马恋人,又要是姐妹反目。其实王后和芈月没有出场前男性戏码还是很吸睛,比如商鞅到楚王议政部分,但是后来宫斗之后立马就......low了。
说真,以后拍古装女性角色能不能少拍什么妃子宫斗之类,这类价值观很low,看多了真的很腻歪,女性价值就非要在“爱情”和“争男人”这两点体现?听朋友说,芈月传原著女主从小经过饱受世态炎凉就要立志建功,很多事情有目的也不单纯,但在底线上有自己目的、坚持和智慧,然后听说蒋胜男提交改编剧本保留原著这种基调,结果被导演说价值观有问题而并未采纳,结果就又被剪成白莲花黑化变太后这种俗套。主角就不能是复杂就必须是白莲花吗?原著这种基调就很好,结果活活全low了
还记得94版武则天吗?就是无关爱情有手段有谋略女性形象,可结果现在,改编的武则天都是白莲花,纯洁美好balabala。为什么男性帝王角色都可以是各种aggressive,而女性政治家就要是人格完美、为爱死去活来的“励志”白莲花?
国内现在审查要求主角都是各种道德完美、各种高大全,且脸谱化必须好坏人鲜明,明着说“我就是为我自己的争权”这种个人主义,妥妥不符合xx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算是琅琊榜也是为复仇为平反,具有天然正义性,这确实是深深无奈使得很多好剧无法达到一种高度。就比如之前大清盐商,前几集还好,后来又是盐商热泪盈眶凑好银子上交国家,男主又成高大全机智爱国好青年,于是当时不尊重商人私产也是理所当然,看到了真是为剧组感到悲哀。但这种不刻板剧在中国也不是没有,什么时候有?94年那时候,比如武则天。那时候这种剧可以拍出来,现在没有那时候那么自由,女性角色也越来越扁平。但再看看空王冠系列,看权力的游戏系列,为什么就不能纯粹自由的承认人性复杂和不完美,承认有时候就是要争夺权力?
虽然承认这是在中国刻画政治家、刻画女性形象改变不了的固有风险和为迎合主流观众群体审美要求,但导演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也做得很差。即使有天然限制,但很多剧依然能做的很好,就比如郑晓龙自己甄嬛传,再比如还有近期琅琊榜,虽各自有各自的问题,但都得到观众高度认可。用不用心,圈不圈钱,观众还是能看出来的。
另外,大家不觉得这部电视剧撕逼的非常直白和粗俗吗?什么恶狠狠地“你咬我,我咬你”,甄嬛传起码还表面上风平浪静背后有手段有智商,再这样,下一步郑导的剧,是不是可以看到村儿口大妈互相扯衣服、抓头发和上指甲挠的“撕逼剧”?有如此恶俗服饰审美,可以想见估计郑导目标就是要和“天天有喜”和“隋唐英雄”争夺村东口儿收视群?郑导准备好了吗?
最后的最后,想说说芈月传定位问题,芈月传剧情和审美定位收视率主要贡献者的大妈和低审美群体无可厚非,但不要忘记,真正具有消费实力是20%学历高的高知人群,同时也是这部分人主要掌控舆论主导权、社会影响力和投融资决策,虽然残酷但确实如此,例如虽天天有喜收视率确实不错,但社会影响力、品牌效应和对后期投资及其演员、投资方和导演形象塑造的溢出正效应?另一个问题是,取悦大妈群体争夺收视率代价是,年轻人口味被忽视。长短期利益之间,节操和收视率之间要做权衡,收益风险更是权衡,至于如何权衡,郑导自己看着办吧。
甄嬛传和琅琊榜这样在沉闷正剧和狗血戏说之间能取得美妙平衡的剧,真是可遇不可得,是平衡的艺术
最后的最后,心血来潮,做一下大秦帝国之纵横与芈月传人物形象对比
1. 芈八子

2. 魏后/芈姝

3. 秦王

4. 芈八子与秦王cp感

5. 秦王与王后cp

6. 芈八子与义渠王cp

7. 芈月他儿子嬴稷

另外给大家贴一些先秦和西汉女性造型洗洗眼,真的担心我们这代孩子没看过原来这些好剧,还以为先秦时候的造型就是想芈月传一样。楚人是尚红,可以色彩鲜艳,但不代表就要俗艳。下面的很多造型都色彩鲜艳,但是艳而不俗。分别来自《大秦帝国之裂变》和《汉武大帝》,真的感叹汉武大帝出的太早了,现在很多小孩子都不知道其实服装可以是这样的。





凯西·贝茨 莎拉·保罗森 小库珀·古丁 莉莉·拉贝 安德烈·霍兰 安吉拉·贝塞特 阿迪纳·波特 夏恩·杰克逊 埃文·彼得斯 丹尼斯·欧哈拉 韦斯·本特利 莱斯·佩德罗索 泰莎·法米加 Lady Gaga
格伦·鲍威尔 史蒂夫·扎恩 托比·哈斯 克莱恩·克劳福德 帕芮·马费尔德 维恩·埃维雷特 科尔顿·瑞安 弗兰基·A·罗德里格斯 泽维尔·米尔斯 昆汀·普莱尔 基斯·威尔逊 哈萨尼·维贝兹·科默 贝卡·布赖特费勒 安吉丽娜·大卫 塞尔吉奥·杜克 布里特妮·蕾 约翰·卡斯尔 亨利·赫弗南 卡兰·威尔逊 雷·托里洛